
▲我州20年来退耕还林170.69万亩 我州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来,累计投入中央资金23.26亿元,完成退耕还林170.69万亩,惠及全州12县市、25.19万农户,依托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全州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48.67%增加到2018年的61.22%。同时,在工程实施中充分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以核桃产业为主,石榴、蚕桑、茶叶、花椒、云南红梨等一批绿色富民产业发展,2018年全州泡核桃干果总产量34.03万吨、总产值达63.21亿元。(州林草局)
▲1-8月我州用电量达57.06亿千瓦时 1-8月,我州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速,用电量达57.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1%;第二产业用电3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6%;第三产业用电9.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州统计局、州能源局)
▲1-8月我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17.64亿元 1-8月,我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47.64亿元,同比增长13.81%;经营总额124.95亿元,同比增长14.32%;农副产品购进总额52.76亿元,同比增长7.07%;农副产品销售总额82.95亿元,同比增长17.66%;连锁经营销售额8.26亿元,同比增长26.06%;电子商务销售额6621万元,同比增长20.12%。(州供销社)
▲大理新区筹备指挥部正式揭牌成立 9月5日,大理新区筹备指挥部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肩负洱海流域绿色转型发展重任、备受各级各方高度关注的大理新区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落地建设的关键阶段。大理新区的推进建设将重构全州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城镇、产业、人口聚集功能,极大助推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绿色转型,为大理市、洱源县、巍山县乃至全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空间、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海开委)
▲海开委与北大金秋新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海东新区中学校区合作办学协议 9月5日,海开委与北大金秋新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海东新区中学校区合作办学协议,标志着全新的"北大金秋大理墨弦书院中学"诞生。学校将引进北京大学的教育科学管理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先进的、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和区域教育文化,传承北大精神文化,融入新大理人的教育梦想和精神,向世界讲述大理美好教育故事。(大理市、海开委)
▲祥云县物流产业蓬勃发展 祥云县紧紧围绕建设"滇西物流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国际物流港"的目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形成了一批诸如祥云能投国际物流、紫辰物流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发展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其中大理州紫辰物流有限公司日均仓储中转量3000吨,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68亿元,分别于2019年6月和8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批准成为理事会员单位和4A级物流企业。目前全县共有物流企业61家,其中具备运输资质的物流企业34家,主要进行以煤炭、矿石、建材等大宗散杂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配送)、货物专用运输(集装箱)、货物仓储、货运代理、物流信息服务等业务。2018年全县公路货运周转量达12.67亿吨公里,铁路发送周转量为4.34亿吨公里。(祥云县)
▲剑川县沙溪古镇5GWiFi网络正式开通上线 近日,剑川县沙溪古镇5GWiFi网络正式开通上线,只要游客接入5GWiFi热点,就能尽享极速5G网速,体验超高流畅网速。剑川县通过整改提升,抓基础网络建设,持续加快县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已完成了沙溪古镇27个5GWiFi安装调测上线、8个微型通讯基站安装,还有1个树形通讯发射塔在建。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已在沙溪古镇开通了5G商用基站,下一步沙溪古镇将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以小镇全面数字化为路径,实现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智慧化,提升景区管理效率。(剑川县)
▲鹤庆县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鹤庆县通过对桑树进行嫁接改造,改进抽丝技术、煮茧工艺,推广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攻克了桑树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使张种鲜茧产量从原来的3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公斤左右,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生丝的品质。截至2019年8月底,鹤庆县桑园面积累计11.1万亩,投产蚕桑面积3.8万亩,养蚕量4.83万张,蚕茧产量2154.12吨,养蚕户有4980户,总产值11239.07万元,户均收入2.26万元。(鹤庆县)